自分の楽しいが誰かの楽しいになる
 
 

【露中】我这样热爱着的并不是你

※APH,非国设

※伪历史向,伪文艺向

※完稿于2013年初

 

===

 

此刻站在王耀面前的,是个正处碧玉年华的小姑娘。她怯怯地立在一旁,低垂着眉眼,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正等待着惩罚。

——就这样放弃了吗?

女孩犹豫着点了点头,不觉满面通红,随后又迅速摆着手辩解道:可是王老师,俄语真的太难学了啊……

王耀温和地笑了笑,并没有责怪她。

——想听故事吗?

——哎?

他示意女学生坐在自己身旁,然后拉开了书桌最下层的抽屉,取出了叠放在最底端的一只信封。看起来是相当陈旧的物件了,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,里面的信纸也早已发黄。学生不明所以,但她隐约意识到,老师将向她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。

——不要作声,让我讲给你听。

 

五十年前,一名玄瞳乌发的年轻人缓步走上了讲台。这位举止文雅的男子向他的学生介绍道:我是你们的俄语老师,王耀。

北京俄语学院在当时也算是一所名校,于此任职的王老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,为人却是温柔儒雅。由于教学需要,他总揣着一本大红封皮的俄语字典,对学生们提出的疑问一一耐心解答。久而久之他与学生们也逐渐熟络,经这些青年的介绍,他有幸结识了四五个志同道合的笔友——他们均来自那严寒的北方,那片红色的土地。

其中有个莫斯科的小伙最让他印象深刻,不为别的,只因他那一手工工整整的方块字。

王耀惊讶地问他:你很喜欢汉语吗?

东欧青年回复道:在我看来俄语和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。她们将是我人生中的良师与挚友,希望您能够理解我这份深沉的热爱,亲爱的王老师。

那个青年,名叫伊万·布拉金斯基。

最开始伊万的信写得中规中矩,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也一直使用尊称,因而王耀一度认为伊万是个认真严肃到死的家伙。时间久了,王耀才发现那其实是个温和而又诙谐的有趣青年,他字里行间透着的是孩童般的纯真。翌年,王耀得知他报考了文学专业,于是这才明白他是个爱好文学的青年,对俄罗斯诗歌尤为喜爱。王耀祝贺他,激励他,为他的努力感到欣喜。

于是他们的信中总少不了那些梦幻般的诗句。

伊万在信中讲述着自己的家乡。讲那受冬将军眷顾的雪原,松松软软如棉花似的可爱,簇拥着大片大片的白桦林,站在梦一般的宁静里,银光撒满枝桠;讲那短暂却明媚的春天如沐光明之神的照耀,脚下的土地唱响着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,歌颂着五月的雷声在蓝天里轰鸣;讲自己向往着的开满向日葵的理想国,永远温暖的乐土……

王耀也毫不吝啬笔墨,向北方的朋友描绘着自己灵魂所系的土地。谈那辽阔大地上走不完看不尽的名川大山,大漠孤烟的壮阔与不尽长江的磅礴曾令多少人为之折腰;谈那团圆之夜鞭炮响彻街巷的欢喜,但愿人长久的祝福与天涯共此时的牵挂是不曾断绝的绕梁余音;谈那孕育着日月星汉的沧海,还有那盛夏时节海上初现的一抹朝阳……

白纸黑字似乎幻化成一幅幅精致的风景画,令伊万心动不已,心驰神往。他说:带我去看看南方的大海吧。

王耀无奈地落笔:很抱歉,工作太忙……

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,王耀仔细搜索着记忆,向他讲了各式各样精彩的故事典故。他们也曾讲述各自的志向,一同畅想未来的世界。就这样年复一年,来来往往的信件跨越了国界,在两人心中搭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。

王耀的学生们也逐渐长大成人。有一日他走在学院的后花园里,不巧撞见一对年轻人在谈情说爱。预料之外的情境让他不觉有些面红耳赤,麻利地躲在假山石后面不敢出声。年轻的男女嘴里哼唱着优美的歌曲,不时相视一笑:

我要沿着细长的小路,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……

那是一首俄罗斯的战争歌曲,却因其悠扬舒缓的曲调,成为那个年代里恋人间常常哼起的情歌——比任何甜蜜的情话都感人肺腑。王耀在心底默默为他们送上祝福,然后悄悄地转身折返,生怕惊扰了他们。

后来他写信将这件日常趣事告诉了伊万。而伊万倒是有些不以为然,在他的家乡里这样的事再寻常不过。他说,俄罗斯人就是有化激情为抒情的传统。

——想必您还记得去年十月发生的大事吧。得知那消息时,我和同伴们欣喜若狂地奔出了家门,在城里到处走街串巷,耳边充斥着人们的欢呼声,毕竟卫星的成功升空实在可谓盛事。可是您知道吗?人们喊的不是“万岁”,那样的句子太粗鄙太简陋。人们高喊着:“给我月亮!”多么美丽,多么振奋人心,如诗一般的话语……

——喔,不说这个了。从您的叙述中来看,似乎您对于爱情的话题也很感兴趣呢?我有一首非常喜爱的情歌,它的歌词很简单:我的家乡有许多美丽的姑娘/她们舞蹈她们歌唱/可是如果要我选择的话/没有一个比得上我的姑娘……最让我着迷的还是它的曲调,用手风琴演奏出来是再合适不过了。请允许我把谱子写在后面,您如有闲暇也可以听听看,希望您能喜欢……

读至此处,王耀会心一笑。他翻开信的下一页,果然是歌曲的谱子。然而再翻一页,他的笑容却蓦然冷却,渐渐从面庞上消退。

——既然说到这儿了,您不会介意我再多说几句吧。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说过想去看海。您知道我为何喜欢大海吗?我所读过的大海,是这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存在,她简直包含了我所有的憧憬。自由,信仰,甚至是爱情。

——小时候,我曾是个非常孤僻的孩子。没有人愿意与我交朋友,我的诉求得不到任何回应。然而我相信大海看得到我的内心,我听到过她的召唤。在那段时日里,她简直就是我唯一的知音。她翻腾起蔚蓝色的波浪,把她高傲的美闪现,指引着我去追寻幸福与自由。时而深情缱绻、时而狂放不羁、时而抑郁哀鸣,她无时无刻不在纷繁变幻,坚定地涌向一个个未知的将来,我想这便也是我们自己的写照。我的心跟随着她一同跳动、一同沸腾激荡,那是我灵魂向往的疆域。

——我有一个妹妹。我们从小生活在一起,我很疼爱她。然而早已出落成大姑娘的她却迟迟不肯出嫁,我问她原因,她只摇头不语。其实我是明白的,她舍不得这个家,舍不得我这个哥哥。直到有一天她欣喜地跑过来,从后面环住我的腰轻声对我说:哥哥你知道吗?爱就是心的眷恋,当别离降临在相依之人身上时,才会感受到那心的荒原上燃起的滚滚烈焰。我爱这个家,但诗意的别离让这份爱更加动人。

——我猜您此刻和我一样疑惑。妹妹为何突然这样说呢?后来我才知道,是她偶然读到了那首名为《致大海》的诗。是啊,怎么可能不被感染呢?对大海的憧憬与追求,恐怕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液。您曾告诉我您也有个心爱的妹妹,只是常年不在身边,但我想心的眷恋会承接起你们的血脉,那是世间最为牢固与强大的情感。永远壮丽的景象与永远轰鸣的声响盈满了身心,我期待有一日能触摸到那眷恋的源泉,将海面的光影与波涛的絮语带向家乡的森林,带向沉默的荒原。

——所以,请原谅我任性的请求。

看到最后这句话,王耀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波澜。为什么没有让他早点说出心声,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愿望却无法实现?其实他所追寻的并非只是那片真实的大海,而更是这份无法言说的热爱。

然而此时的他们都没有意识到,伊万的这封信不幸一语成谶。历史向他们开了个玩笑,却只是露出狡黠的笑脸告诉他们,看啊,我为你们宿命的一语添加了些许神秘的诗情。连头也不回,仍旧按照它的轨迹,走向不可预知的远方。

时间在流逝。基辅的姑娘结了婚,列宁格勒的小伙也远赴他乡追逐自己的梦想,昔日的笔友渐渐都没了联系,唯有那个温和的青年坚持往南方寄信,这使得王耀感慨不已。而那番关于大海的畅想令他记忆犹新,时刻都不曾忘记。

他决定,给他一个承诺。

王耀认认真真书写了一篇简短的书信:明年夏天,带你去看南方的海。

当时王耀并不知道,这是他最后一次寄信给北方。寄信的日子,是1960年的盛夏。

——然后呢?

没有然后了。条约撕毁,关系破裂,援助建设的专家一拨一拨地撤走,无法维持平衡的危局终于迎来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。而那封信,再也没能寄出去。

 

女学生感叹道:真是遗憾啊。

王耀浅笑,抚摸着一本大红色封皮的旧书说道:不,我很幸福。

——我感到幸福的是,能让我想到我也曾经年轻过。在那五彩缤纷的忧郁时光中,临别是那么优美,凋萎是那么华丽,绚烂得令人窒息。你明白吗?我是那样爱他。

他?学生摸不着头脑。

——时光回溯到五六十年前,有那样一对特殊的恋人,他们一个霸道地占有,一个狂热地追从。在短暂的青春中,萌生于战争年代的爱情如同落日的余晖,终于在某一年炽热的夏季,缓缓沉下了海平面。

王耀的娓娓道来让学生听得入迷,她仿佛寻着那犹如手风琴般悠扬的声音回到那些从未经历过的时光。然后乐声戛然而止,像置身于一支黑白的默片,她在一片沉寂中听到了人们的欢呼与喧闹,为那异样的爱情。她突然醒悟,不觉落泪。

——念给我听,孩子。把你的心声念给我听。

学生心领神会。她缓缓开口,用有些生涩的俄语诵出一首老师曾教给她的诗。她在脑海中试着描绘那个永远读不懂的时代,想象着她的老师或站在讲台上,或伏在书桌前,用优雅的语调念着饱含回忆的诗句,温柔、深情,而又动听:

不是/我这样热爱着的并不是你/你美丽的容颜也无法打动我的心/我是在你身上爱着我往昔的痛苦/还有那我的早已经消逝了的青春……

 

【FIN】

===

 

主要引用诗歌:

莱蒙托夫《不是,我这样热爱着的并不是你》

普希金《致大海》

巴尔蒙特《我来到这世界是为了看到太阳》

 

部分表述化用自《当鞋合脚时》

27 Mar 2015
 
评论(2)
 
热度(45)
  1.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若卿姗姗 | Powered by LOFTER